當前位置:料理屋>特色菜品>菜譜>

鴛鴦肉圓

菜譜 閲讀(1.6W)
鴛鴦肉圓的做法步驟圖,鴛鴦肉圓怎麼做好吃

分別為雞肉胡蘿蔔圓子與香菇豬肉圓子。

用料  

雞胸肉
豬肉
胡蘿蔔
香菇
香油
花椒粉
蠔油
雞粉
生抽
雞蛋
植物油

鴛鴦肉圓的做法  

  1. 雞肉剁成蓉、胡蘿蔔擦成泥、葱姜切細粒

  2. 雞肉蓉與胡蘿蔔泥混合,加入一枚蛋,加葱薑末、香油、花椒粉、蠔油、雞粉、生抽、鹽調味

  3. 以上材料充分混合,取小塊團成大小均一的肉圓

  4. 鍋內放較多的油,油温七成熟時下肉圓炸,待稍稍定型轉小火,用漏勺輕輕推動,肉圓炸熟時撈出

  5. 調整油温,待油温升高後下肉丸復炸,此次時間應較短,表面呈金黃色即可撈出

  6. 香菇豬肉圓子的做法同上,主料更換成香菇、豬肉即可

小貼士

炸肉圓的技巧:
油温是炸制食品的關鍵,稍高的油温可時食物較快定型。
第一遍炸熟,第二遍則起到炸酥的作用,這樣炸出來的肉圓才可外焦裏嫩。
口感豐富的肉圓,混合蔬菜的香氣,可蘸椒鹽食用,或燉湯、下面時加入幾顆也好。

讀《雅舍談吃》,愈發覺得梁實秋真是小資。這種小資不是當下年輕人蛋炒里加一點朗姆就意亂情迷的假小資,他的小資是老派的,甚至還有一點保守、儉省,但最是真材實料,好似一張明代茶案,看似樸素,實則韻味雋永。

寫吃的最好狀態是“饞”,梁實秋饞得文雅,不是飢腸轆轆時一碗飽腹的麪條,而是餐後意猶未盡的小塊甜點,永遠帶着八分飽的期盼,於是衍生了書中一段段關於吃喝的味覺記憶。吃食經過一番記憶提煉融注筆端的過程很微妙,筆下的吃不如現實中的吃來得直接,卻充滿想象,越讀越饞,越饞越讀,是旁人看來的自虐,自己的樂在其中。

他説:“饞,則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他嘴裏安放一條舌,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梁實秋的品味不似唐魯孫的大家氣派,醬菜、湯包、燒餅、油條,連麥當勞都能寫上一寫,卻有着文人食客的淵博與風雅,一道庸常吃食縱橫南北、開合古今,柴米油鹽中亦有大典故,讀罷《雅舍談吃》還真是長了不少見識。

梁實秋在《炸丸子》一篇想起幼時倚在母親身邊與兄妹分食小丸子的情景,讀來動人心腸,他説:“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記那一年吃小炸丸子的滋味……”這種饞是帶着鄉愁的,思鄉產生的最直接的慾望不外乎是家鄉美味,1926年他從美國留學歸來,下車直奔煤市街致美齋海吃一通爆肚才施施然回家團聚,讓人哭笑不得,與其説想家,莫不如説想吃更真切些吧。

章詒和在《往事並不如煙》裏回憶文革中的康同壁,這位昔日的名媛生活雖處窘境,早餐桌上寒酸得只剩下饅頭片與豆腐乳,依然可以花盡心思,六個漂亮的外國巧克力鐵盒,分別標註出豆腐乳的名稱,王致和豆腐乳、廣東腐乳、紹興腐乳、玫瑰腐乳、蝦子腐乳……要去前門路東的豆腐乳專門店,端腐乳盒走路的姿勢都要昂首挺胸,真可謂“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苑之下,而生趣未失。”

老派人的小資,往往不需要刻意標榜,是跑遍半個北京城只為買兩斤月盛齋醬牛肉的寧缺毋濫,是骨子裏的奢侈與貴族氣,只可存留於那個湮滅的舊時代中,今人怎可模仿得來?